第一章
””虽然从深层次上说是失去理性的盲目纯真的狂热惹的祸,是时代惹得祸,是民族性的积淀惹的祸”当春生狂怒着说:“不坐了”的时候,观众看到了人性的善良愧疚和真实。
有庆和凤霞的姐弟情深在电影中也得到了很好的表现,当小小的有庆和几个欺负姐姐的小孩在扭打在一起,当有庆将面条倒在“坏小子”的头上,当凤霞去砸汽车的玻璃的时候……在有庆、凤霞,福贵、家珍一家的亲情的细节的精细设计上,我承认我比起小说更喜欢这些生活化的场景,因为和小说的距离感相比,我更喜欢这里的真切和热度。
或许这是因为电影是表演的,表演本身就是对现实生活的提炼和超越,我于是不喜欢书中一位和一只垂老的黄牛一起耕地的老农民几乎不含任何情感的客观叙述。
我更喜欢具有形式上的象征意味和超越意味,或许还有一点机智意味的艺术品。
我下面想说到的是反讽与电影中的两种逻辑。
《活着》这部电影中充满了反讽,有一些是从小说中脱胎而来,比如镇长”小说中的队长”的三炮解放台湾论,但是书中比较含蓄,只是说:“这钢铁能造三颗炮弹,全部打到台湾去,一颗打在蒋介石床上,一颗打在蒋介石吃饭的桌上,一颗打在蒋介石的羊棚里。”
到此为止了。
电影中镇长却昂扬地说:“这钢铁能造三颗炮弹,全部打到台湾去,一颗打在蒋介石床上,一颗打在蒋介石吃饭的桌上,一颗打在蒋介石的茅坑里,叫他睡不着觉,吃不上饭,拉不了屎,台湾就解放了!”
可以看出,电影版的语言中更有一种狂欢的气氛,一种玩笑的气质,一种昂扬的精神。
我把这样的“夸张”叫做“反讽”。
按照现实的逻辑来看,就算当年的人们可以说出这样的话语,他也明白这是虚妄和“自我乐呵””自欺欺人”,但电影偏偏就把这演成理所当然,这就是拍电影的不安分,在现实主义的原则下”假定使用了这种原则”还有超越的幻想。
小说中这样的地方在幽默中又饱含着辛酸,实在是电影的光华的闪现。
类似的地方还有皮影戏的铁丝可以做成解放台湾的最后两颗子弹,...
小说《民族性的积淀惹的祸》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发表评论